說來慚愧的本土跨文化之旅

教會年度目標「延續這光,邁向差傳」,傳道人花盡心思,透過一系列的主日學教導及差會來訪,好讓弟兄姊妹加深對「宣教」的需要及認知。最為生動有趣的,非要談跨文化交流不可,但說來也感慚愧,因這是我信主多年首次參與,並由熟悉的油尖旺區某大公園作起點,在充滿異國色彩的大廈裡用餐,以遊客身份參觀某大特色廟宇,還有進到少有本地人光顧的菜市場消費;短短三小時,卻上了主日學也讀不來的生動一課,在熟悉的環境下碰壁,是意料之外,也讓我回顧在「勇敢走出去」以先,是需要警惕的。

尊重

作客旅的尊重主人家,了解當地文化,是理所當然,但作為主人家的,可有想過認識客旅?我們對印尼姐姐或南亞裔的印象又如何?他們離鄉別井的原因或許是無可奈何,心裡滿載苦悶,過著寄居的日子,我們可有曾想過了解他們,我們又以那種心境傳遞那同樣屬於他們的「福音」,以那種姿態認識他們的生活文化,與建立關係,領他們來到耶穌跟前。說到底,我們甘心樂意「服侍」他們嗎?

警覺

當自己準備將「寶貝福音」滿滿傾出時,可有想過一本福音小書籍足以成為異教徒眼中的「咒詛」;當滿心歡喜的感恩祈禱,同聲說「阿們」的圖畫在教會裡是美好的,但當這景象落在滿有異國(信仰)色彩濃厚的食店中,會引來怎樣的目光呢?

弟兄姊妹都習慣上教會聚會、小組、團契,不自覺地形成「安舒區」,欠缺保護意識。當身處的環境轉換了,我們還得放下固有的教會生活模式,靈活應變,轉換成更切合環境的「相交」方式,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

團結

「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這是從聖經金句中領略到「團結」的精要,當在熟識的地方和熟識弟兄姊姊同工,做到合一想必不太難。可是,繁忙到城市人習慣了「忙」,急速的步伐隨之而來,其實我們是有同一目的地,卻在熙來攘往的鬧市中被分散了,相聚在一處也感困難。團結本不難,卻在環境的攪擾中步步艱難。

順服

有「短宣」經驗的朋友曾分享過,在異地不懂風族文化下要盡力「服從」,也用不著即時問「點解」。人總有「好奇心」,當看見新奇異事更會不經大腦分析下有所行動,惹上麻煩的成因不少與「不必要的好奇」扯上關係吧!求主幫助,讓我好好學習「順服」的功課,有智慧地分析實況,全心歸服祂。因為祂的名號「耶和華尼西」,是最好的依靠。

自由、福份與分享

經歷這一次的跨文化體驗,感恩香港是天父祝福的地方,可以選擇,也可以拒絕,資源豐富,擁有自由,隨手可得的福份,自問是否常心存感恩?這樣的福份托付予我們,我們又是否成為那「流通的管子」成為別人的祝福?若這祝福臨到我們身上卻又止住了,「恩典」閉塞了,可會成為沒有流動的「死水」呢?求主幫助我們,心存感恩,在祂的愛與真理中札根成長,敏感別人需要,剛強壯膽,讓「福音」成為更多人的祝福,也回應祂贈於我豐厚的恩典,努力實踐「大使命」。

文:小妹(基督教播道會茵怡堂肢體於2018年10-11月差傳主日學課後接觸異文化人士的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