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穆宣:各據一方的亂局

基於本地跨文化容易開展,有些社區教會因著在該區出現或居住的少數族裔,看見他們的需要而發起一些服侍團隊,如功輔班或婦女小組。但很多時候,教牧同工身兼多職而分身不下,弟兄姊妹又自覺只屬協助支援的角色,服侍久了,就出現疲乏和不能支撐的情況。特別服事穆民的弟兄姊妹還會問:我可以如何傳福音呢?然而穆宣本身是生活形態的全面展現,並且在文化交流的頻繁中拉開討論價值觀的空間,而這些都不是一兩年服侍便能達到的。

如果教會繼續認為本地跨文化事工是邊緣業務,各自隨手做一點,就像好撒瑪利亞人照顧路上被強盜打至半死的傷者,我們便錯過了故事的留白:旅店為何在撒瑪利亞人未必付足房租的情況下,仍願意接收傷者?旅店為何要接收一個路上的傷者,說不定他是一個債務纏身的人,日後會為店主添煩添亂?旅店是好撒瑪利亞人的路上之友,願意共同承擔這個傷者的需要:所以本地跨文化需要交流和合作,深入了解穆民的多元處境和需要,彼此搭配走更遠的路。

如果…

  • 若本地跨文化事工不是教會的邊緣業務,那麼在教會的操作中,它處於怎麼的次序和位置?
  • 如果要增加投入,是專職人手、奉獻,還是禱告祭壇的增長?
  • 又或者如果跨文化不是一項業務,信徒群體如何重尋福音傳到萬邦的火熱、作主真正的門徒?

何不

  • 何不拜訪鄰近地區堂會,感受一下他們所看見的處境有多麼相近?
  • 何不找找穆宣機構同工聊聊,看看資源可以如何配合?
  • 為何不可以暫時忘記自己無法停頓的侍奉和節奏,觀察、甚至參與別人所作的工?

還有

  • 基督徒還有甚麼福音可傳給穆斯林?哪樣福音的果效最吸引他們?
  • 生活中還有哪些環節沒有信仰表達的元素?需要重構或增加表達的元素嗎?
  • 跨越文化的時候,我們還缺甚麼,才能討論彼此、甚至影響對方?是語言問題,還是心態和認知落差的問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