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宣:對象群體在多元社會下的有效分類

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沒有把穆民嘗試分類,在宣教層面的溝通必然出現大量誤區落差,難以推進任何新的發現和嘗試。先不說原教旨主義與蘇菲教團長久以來的角力了,即使是原教旨主義的擁護者,也不一定支持以暴力的聖戰帶來真正的和平。穆民的知識分子對信仰有著不同程度的重新詮釋,但民間伊斯蘭從來都沒有消失過,而且很可能是真正的主流。遜尼派與什葉派的鬥爭從來都沒有止息過,但不要以為什葉派是單一派別,他們對於誰是最後的伊瑪目也有不同見解,分開了不同的傳統。還有在南亞和西方人數眾多的阿赫邁底亞派,雖然在一些穆斯林國家被列為異端,但是那一個教派不認為自己的教義才是純正無瑕?

回到今天的多元社會,伊教與非伊教國家的界線漸趨模糊,不同國家的穆民新一代如何溝通家族傳統和國家主流文化也是百花齊放。所以我們必需對來自不同地區、有不同身份角色和教派背景的穆斯林都有基礎了解,才不至於將他們的思維方式混為一談。的確穆斯林有一些相似的價值觀和某些相同的禮儀認信,但對於每個與他們交接的宣教工人或信徒絕對不能對他們的認知僅止於此,否則誤解會帶來恐懼和不必要的衝突,無法讓我們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樑。

進階思考:

  1. 你認識的穆斯林相信甚麼?與其他的穆斯林有甚麼分別?他/她的信仰版本對神、對救贖、對永生有甚麼特點?對於他們各有特色、或可能前後不一的情況,不要感到太過意外。
  2. 我們的穆宣教育對穆民的有效分類有著墨嗎?如何培養工人對於不同類型的對象之觸覺和深入了解?不同類型的對象應該有不一樣的接觸方式吧!
  3. 除了宗派之外,是甚麼性質能夠有效區分不同觀念和生活習慣的穆民?究竟是地域、性別、年齡層,還是每個社會都有他們對外界開放/保守的光譜,等著我們認真探討其中的形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