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前的工場與海外工場上需要不同的工人

家門前的跨文化宣教工人,與越洋過海、長駐當地的有甚麼不同?有人可能會答,在家門前的工場工作比較容易。對於事工開展而言可能是對的,資源和支援較容易得到,但長遠發展下去就不一定了。在家門前從事跨文化工作的人,在對象群體間若不待上數年,是不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也不熟識他們的語言。就香港而言,並沒有很多適切本地跨文化工人的機制。本地工人身處主場,可以更多聯繫不同的本地同工或機構彼此搭配,但同時也少了時間學語言,與左鄰右里的對象群體建立關係和身心靈的休息。現時香港教會對本地跨文化欠缺充分理解和支援家門前工場的機制下,本地工人還要兼顧在教會向弟兄姊妹推廣培訓,和開發支援家門前工場的概念等。所以在家門前的工場裡,工人的需要以及他們計算時間和任期的方式,與派駐海外工場的情況應是不同的。

不同的處境為本地跨文化工人帶來甚麼特性與需要?可以如何回應?

語言文化如何習得

切入對象群體的身建立

休息代表甚麼,裡和多長時間才能真正地退修/重新得力

金錢不能解決甚麼問題,差委會應思考些問題

本地跨文化工人的優勢如何能發揮得持久

分享到: